服務熱線:18121160382

膠黏百科

膠水百科_膠黏劑百科_膠粘劑常見問題
黏膠劑粘接強度受什麽影響?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 /膠黏百科

黏膠劑粘接強度受什麽影響?

2024.01.02 08:55:47   Clicks

膠黏劑本身而言,膠料的相對分子質量大、膠黏劑交聯密度高、有韌性以及具有較多的極性基團等都可以提高粘接強度,今天livevenu主要和大家的講解一下黏膠劑對粘結強度的影響。


[粘結強度影響因素]黏膠劑的影響



(1)膠料結構的影響


膠料的結構對膠黏劑的性能起著主導作用,決(jue) 定著膠黏劑的基本性能。如含有一NHCOO一、—CN、—COOH、—CONH一、—Cl、—cOOC一等基團的膠料所配製的膠黏劑,由於(yu) 含有極性基團,因此既具有很高的內(nei) 聚強度,又有很強的粘接力,對提高粘接強度極為(wei) 有利。但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其所起的作用並不相同,如含有酯鍵(—coOC—)、酰胺鍵(—CONH—)、氨酯鍵(—NHCOO—)的膠黏劑耐水性較差,就不適於(yu) 長期在潮濕環境下使用。

 

膠黏劑的品種不同,它們(men) 的化學結構或單元結構也不同,用於(yu) 粘接後得到的粘接製品的性能也大不相同。如含有苯環和雜環的膠料,因柔順性差、空間位阻大,影響分子的擴散,因而粘接力降低。而結晶度大的膠料內(nei) 聚力雖大,但粘接能力差,配製的膠黏劑粘接強度不夠高。例如,用酚醛樹脂膠製造的粘接板,其粘接強度、耐沸水性都很好,而用脲醛樹脂膠製造的粘接板,雖然有一定的粘接強度,但是粘接試件不耐沸水煮,在沸水作用下很快就失去粘接強度,這是由兩(liang) 種樹脂膠的性質不同所決(jue) 定的。因此,選擇膠黏劑時一定要注意膠料的基本性能。

 

(2)樹脂含量的影響


樹脂(黏料)是形成粘接層和產(chan) 生粘接作用的主要物質,膠黏劑中的樹脂含量少,就難以形成完整的粘接層,也難以產(chan) 生完全的粘接。所以,為(wei) 了得到良好的粘接,膠黏劑必須有適當的樹脂含量。如日本工業(ye) 標準規定,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樹脂含量在40%以上,脲醛膠黏劑的樹脂含量,常溫固化用的在60%以上,加熱固化用的在43%以上。

 

(3)膠料相對分子質量的影響


一般來說,膠料的相對分子質量低,黏度小,流動性大,易於(yu) 潤濕,便於(yu) 粘接,但因內(nei) 聚力小,粘接強度低,容易引起膠層的內(nei) 聚破壞。若相對分子質量很大時,其黏度也大,對被粘物表麵的潤濕性較差,內(nei) 聚力更大,也不利於(yu) 獲得高的粘接強度。因此,隻有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膠料,用於(yu) 配製膠黏劑才是比較合適的,既有較大的粘接力,又有一定的內(nei) 聚力,不僅(jin) 粘接性好,而且強度也高。

 

為(wei) 了獲得理想的粘接效果,可以將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同類樹脂混合使用,便會(hui) 得到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膠料。例如E-51環氧樹脂分子質量低,黏度小,潤濕性好,粘接力雖比E-44環氧樹脂大,但內(nei) 聚力小,而E-44環氧樹脂則恰好相反。若將E-51環氧樹脂與(yu) E-44環氧樹脂按5∶5或6∶4或4∶6質量比混合使用,則因互相取長補短而能獲得較高粘接強度。對於(yu) 熱塑性膠黏劑而言,由於(yu) 其在粘接前後分子量不再變化,膠黏劑本身的平均聚合度(平均分子量)就直接決(jue) 定了它的粘接性能(粘接強度等)。因此這種膠黏劑的平均聚合度必須嚴(yan) 格加以控製。

 

一般來說,膠料的相對分子質量要有一個(ge) 適當的範圍,太低太高皆不好。除了相對分子質量外,相對分子質量分布也有影響,一般而言,相對分子質量分布稍寬些為(wei) 好。

 

(4)表麵張力的影響


膠黏劑的表麵張力,關(guan) 係到其本身的滲透性和浸潤性,因而影響到粘接。表麵張力越低的膠黏劑對木材越容易潤濕。在粘接板用的脲醛樹脂膠中加入少量的陰離子表麵活性劑,降低脲醛樹脂膠的表麵張力,粘接強度會(hui) 有一定的提高。在粘接某些潤濕性能差的木材時,可加入0.1%以下的表麵活性劑改善粘接性能。

 

(5)增塑劑的影響


加入增塑劑可以提高膠料分子的擴散能力,增加粘接力,有利於(yu) 粘接。而增塑劑用量過大,則會(hui) 降低內(nei) 聚強度,同時,低分子物過多,也會(hui) 降低粘接力而導致粘接強度下降。在膠黏劑中加入適當的填充劑,不僅(jin) 可以降低生產(chan) 成本,還可以改善粘接性能,如降低收縮率、減小熱膨脹係數、提高耐熱性等。因此,增塑劑加入量不能太大,適當為(wei) 宜。對於(yu) 非活性增塑劑,特別應注意相容性要好,不然離析後會(hui) 逐漸滲透擴散集中於(yu) 粘接界麵而引起脫膠。

 

(6)填充劑的影響


在一定的用量範圍內(nei) 剪切強度隨填充劑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剝離強度卻會(hui) 受到影響,因此,對於(yu) 粘接承受剝離力的試件時,應盡量不加或少加填充劑。如果加入的填充劑具有活性,例如加入經偶聯劑處理的矽微粉,對於(yu) 提高粘接強度的效果會(hui) 更明顯。

 

(7)溶劑的影響


溶劑型膠黏劑的溶劑要有很好的溶解性,否則容易出現分層、離析、結塊、凝膠等缺陷,這將導致不能很好地潤濕被粘接材料表麵而嚴(yan) 重影響粘接效果,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完成粘接。

 

對於(yu) 混合溶劑,各組分的比例和溶解能力的配合一定要適當,同時要注意良溶劑的揮發速率應低於(yu) 非溶劑的揮發速率,以防止因良溶劑首先揮發而發生相分離所導致的膠液凝聚、不潤濕、自身聚集等缺陷。

 

同時,盡量選用低凝固點的溶劑,不然在低溫的冬春季節容易凝成團,給施工帶來困難,即使易於(yu) 施工,也會(hui) 因溫度低而造成膠黏劑塗布後表麵立刻凝聚,溶劑難以揮發,無法達到潤濕的目的而影響粘接效果。例如氯丁膠黏劑可很好溶解於(yu) 甲苯:120號汽油︰醋酸乙酯=2∶4.5∶3.5和醋酸乙酯︰丙酮︰汽油=3.5∶2∶4.5等兩(liang) 種混合溶劑中,但在溫度低於(yu) 一5℃時後者便會(hui) 出現凝膠現象。為(wei) 了保證其低溫的穩定性,可加適量的二氯乙烷和二氯甲烷等溶劑進行調節。

 

(8)黏度的影響


膠黏劑的黏度對膠黏劑的流動性、浸潤性及塗布等方麵有重要的影響。在使用低黏度的膠黏劑時,被粘接材料的表麵容易浸潤,這對粘接是有利的,但如果在塗膠之後立即進行熱壓,則會(hui) 因溫度的升高使膠黏劑的黏度大幅度下降,造成膠液流失、膠液滲人過多的現象,使殘留的樹脂不足以形成連續均一的粘接層,造成缺膠,缺膠不但會(hui) 減少有效的粘接麵積,還必然要在缺膠部位產(chan) 生應力集中,這對粘接極其不利,是造成粘接質量不良的原因之一。所以塗膠後等待一段時間後再進行熱壓,就是為(wei) 了能使膠液蒸發掉一部分水分以增加膠液的黏度。如果黏度太大將會(hui) 造成塗布困難,對於(yu) 無溶劑型膠黏劑,可將被粘物表麵用熱風預熱,使塗布後的膠黏劑黏度降低,易於(yu) 流動濕潤被粘表麵。如果是溶劑型膠黏劑,則可用適當的溶劑進行稀釋。

 

膠黏劑的黏度與(yu) 溫度有關(guan) ,一般是溫度高時黏度低,溫度低時黏度高。膠黏劑的黏度適當與(yu) 否,與(yu) 被粘體(ti) 的結構類型、性能和粘接操作條件等有關(guan) 。在采用乳液型的膠黏劑時,由於(yu) 存在著結構黏度的問題,所以黏度指數的範圍對於(yu) 塗膠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黏度指數大的,輾塗效果差,對木材的浸透效果也差,所以,用於(yu) 製造粘接板的乳液型膠黏劑的黏度指數應低於(yu) 0.60。

 

(9) pH值的影響


膠黏劑的pH值直接關(guan) 係到粘接層的性能,膠黏劑無論呈酸性或堿性對粘接都是不利的。一般而言,膠層酸性太強或堿性太大,對木材纖維及膠黏劑本身都有不良的影響,容易使木材或高聚物本身發生降解而引起粘接強度下降。例如,在脲醛樹脂中加有過量酸性催化劑時將會(hui) 加快其老化;采用有機磺酸類等強酸性催化劑的常溫固化型酚醛樹脂對木材進行粘接時,也會(hui) 促使木材老化。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盡量使用pH值適中的膠黏劑。

 

(10)貯存期的影響


膠黏劑在貯存的過程中,會(hui) 緩慢地發生自聚而導致粘接力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而有所下降,例如氯丁膠黏劑在長時間貯存後會(hui) 失黏,而長期貯存的α-氰基丙烯酸酯膠黏劑有時雖未聚合,但已失去粘接能力。因此,不要使用接近或超過貯存期的產(chan) 品,最好使用新近生產(chan) 或現行配製的膠黏劑,這樣才能滿足使用要求,獲得比較理想的粘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