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自去年1月首次商業(ye) 運行後,已進入量產(chan) 階段。中國南部島嶼省海南省的昌江核電站正在建設兩(liang) 台新的華龍一號機組,那裏約 30% 的能源來自核電。
據施工人員稱,9000多名工人和1000多名管理人員正在施工現場工作。
“我們(men) 希望長江電廠的新機組能盡快並網,”中國核工業(ye) 第二十二建設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大千說。
長江的建設項目正在順利進行,利用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的經驗,明年將按計劃安裝兩(liang) 台機組之一的大圓頂。
第三代華龍一號技術采用多項全新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而對於(yu) 新機組,中國工程師已經采用了86個(ge) 優(you) 化方案來改進示範項目。
海南核電總工程師陳建新說:“例如,我們(men) 將使用熱等離子體(ti) 技術焚燒防護設備等廢物。廢物的體(ti) 積可以縮小 50 倍以上。”
“如果有200噸這樣的垃圾,我們(men) 可以節省超過1000萬(wan) 元,”他說。
總工程師說,動力裝置將更多地關(guan) 注被動安全措施,並使它們(men) 更易於(yu) 使用。
項目經理表示,安全、綜合利用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將有助於(yu) 實現碳中和目標,更好地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