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製造和工程領域,膠黏劑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是在汽車、電子、建築還是航空航天行業(ye) ,膠黏劑都被廣泛應用於(yu) 各種材料的連接和封裝。然而,盡管膠黏劑的使用越來越普遍,許多人對其專(zhuan) 業(ye) 術語仍感到困惑。MK体育官网入口作為(wei) 膠黏劑行業(ye) 的領導者,致力於(yu) 為(wei) 用戶提供清晰的術語解釋和深入的應用知識。通過了解膠黏劑的基礎概念、關(guan) 鍵術語及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您將能夠更有效地選擇和應用膠黏劑,提升產(chan) 品質量和性能。一起喝MK体育官网入口一起深入探討膠黏劑的世界,了解更多關(guan) 於(yu) 膠黏劑的知識。
檢測指標 | 檢查標準 | 基礎名詞解釋 |
外觀 | 目測 | 外觀是指色澤、狀態宏均勻性機械雜質等,它可在一定程度上直地反映膠粘劑 的品質。我司目測為(wei) 主。 |
粘度 cps/ mPas | GB/T 10247-2008 | 粘度是表征膠粘劑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粘度直接影響流動性和粘接強度決定著施膠的工藝方法。膠粘劑粘度的測定常用的方法是旋轉粘度計法和粘度杯法。 |
比重/密度 g/cm3 | GB/T 15223-1994 | 密度能反映膠粘劑混合的均勻程度,是計算膠粘劑塗布量的依據。實際生產中,常用密度計、密度瓶、韋氏天平、重量杯和簡易法測定膠粘劑的密度。膠黏劑的密度與溫度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表示密度時應注明對應的溫度。 |
擠出率 | GB/T 13477.4-2002 | 25℃,.0.4MPa,4mm, g/min |
扯斷伸長率 | GB/T 528-2009 | 當橡膠試樣拉斷時,其伸長部分與原長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
失粘時間 25'℃ min | GB/T 10247-2008 | 膠體表麵完全幹燥不粘手的時間 |
表幹時間 25℃ min | GB/T13477.5-2002 | 在規定條件下將密封材料試樣填充到規定形狀的模框中,用在試樣表麵放置薄膜或者指觸的方法測量其幹燥程度。報告薄膜或者手指上無粘附試樣所需時間 |
操作時間 25℃ min | GB/T 10247-2008 | 在25℃條件下,一般指粘度增加一倍的時間 |
凝膠時間 25℃ min | GB/T 10247-2008 | 一般是指液態樹脂或膠液在規定的溫度下由能流動的液態轉變成固體凝膠所需的時間。 |
不流動時間 25℃ min | GB/T 10247-2008 | 膠粘劑混合到待粘結件配對之間的最大時間間隔 |
適用期 25℃ min | GB/T 10247-2008 | 將膠粘劑粘度和膠接強度對時間作圖,以粘度迅速突變上升的時間和膠接強度下降到指標值以下的時間中較短的時間確定為膠粘劑的適用期。對於混合時放熱量較大的膠粘劑,其一次混合物量一般以25g為宜。對於放熱量較小的溶劑型膠粘劑,若它的近似適用期約為8h,則混合物量以 500 ml 為宜。試驗結果以小時(h)或分(min)表示。 |
固化條件 | 暫無 | 膠從液態變為固態完成整個固化過程所要求的條件,通常為時間、溫度和壓力等要素。 |
初固時間 | GB/T 10247-2008 | 達到可搬卸強度時間,允許處理粘結件的足夠強度,包括從夾具上移動零件 |
完全固化時間 | GB/T 10247-2008 | 固化時間即在規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裝配件中膠粘劑固化所需的時間。這裏是指樹脂本身的固化時間。膠粘劑混合後得到最終機械性能需要的時間 |
硬度 Shore 00, Shore A, Shore | GB/T 531-2008 | 表示它抵抗外力壓入的能力,也就是說材料對剛性物壓入時的阻力,它的大小反映出材料本身的軟硬程度。邵氏硬度,一般常用等級為shore D、A、00,軟硬程度依次遞減,00級別一般使用在凝膠類非常柔軟的物體上,A級別類似橡膠帶有彈性的軟硬程度,D級別描述堅硬的物體。具體硬度以數字表示,如80D、20D、60A、30 00等,同級別下數值越大表示越硬。級別之間沒有固定轉換的公式,一般可以認為90A≈20D |
混合比例(重量比,體積比) | 暫無 | 膠水為了達到滿足客戶需求,需要將各組份按照體積或者重量要求進行攪拌混合 |
導熱係數 W/m.K | GB/T10297-1998 | 熱量從(cong) 物體(ti) 的一部分傳(chuan) 導至另一部分,或從(cong) 一物體(ti) 傳(chuan) 導至另一物體(ti) ,稱為(wei) 熱傳(chuan) 導。導熱率是一表明物質熱傳(chuan) 導能力的性能參數。即在穩定條件下,垂直於(yu) 單位麵積方向的每單位溫度梯度通過單位麵積上的熱流。 單位:W/(m·K) 、kcal/(m·h· ℃) 1 kcal/(m·h· ℃) =1.16 W/(m·K) |
線性膨脹係數K-1、ppm、μm | GB/T 20673-2006 | 線膨脹係數;,亦稱線脹係數。固體物質的溫度每改變1攝氏度時,其長度的變化和它在O℃時長度之比,叫做“線膨脹係數"。 |
線性收縮率 % | HG/T 2625-1994 | 收縮率(Shrinkage ration):定義為收縮量與收縮前尺寸之比的百分數,收縮量則為收縮前後尺寸之差。 |
介電強度 KV/mm | GB/T 1695-2005 | 是一種材料作為(wei) 絕緣體(ti) 時的電強度的量度。它定義(yi) 為(wei) 試樣被擊穿時,單位厚度承受的最大電壓,表示為(wei) 伏特每單位厚度。測定方法:通常采用短時間法, 加在兩(liang) 電極間的電壓從(cong) 零開始以相同的速率上升,直至介質被擊穿。 單位:kV/mm、V/mil,1kV/mm=25.374V/mil |
擊穿電壓 KV/mm | ||
絕緣強度 KV/mm | ||
體(ti) 積電阻率 DC 500V Ω· CM | GB/T 1692-1992 | 指某材料單位厚度上的直流壓降與(yu) 單位麵積上通過的電流之比。 測定方法:將標準規格的試樣置於(yu) 兩(liang) 電極之間, 60秒的時間內(nei) , 加500伏特的電壓並測量電阻,計算體(ti) 積電阻率。單位:ohm.cm,通常體(ti) 積電阻率越高,材料用做電絕緣部件的效能就越高。通常所說的電阻率即為(wei) 體(ti) 積電阻率。 |
表麵電阻 Ω,25℃ | GB/T 1692-92 | 表麵電阻又稱表麵比電阻。表征電介質或絕緣材料電性能的一個(ge) 重要數據。 它代表每平方麵積電介質表麵對正方形的相對二邊間表麵泄漏電流所產(chan) 生的電阻。單位是歐姆。表麵電阻的大小除決(jue) 定於(yu) 電介質的結構和組成外,還與(yu) 電壓、溫度、材料的表麵狀況、處理條件和環境濕度有關(guan) 。環境濕度對電介質表麵電阻的影響極大。表麵電阻愈大,絕緣性能愈好。電阻大於(yu) 等於(yu) [(10)] ∧11 歐姆為(wei) 絕緣體(ti) 。大於(yu) 等於(yu) [(10)] ∧ 4 小於(yu) [(10)] 歐姆為(wei) 防靜電體(ti) (靜電耗散)。小於(yu) [(10)] ∧ 3 為(wei) 電場屏蔽材料。—— ANSI/ESD 541-2008標準 |
損耗因素(1 MHz) | GB/T 1693-2007 | 介質損耗(dielectric loss )指的是絕緣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由於介質電導和介質極化的滯後效應,在其內部引起的能量損耗。也叫介質損失,簡稱介損。介質損耗因數(dielectric loss factor)指的是衡量介質損耗程度的參數 |
介電常數(1 MHz)50Hz,25℃ | GB/T 1693-2007 | 介電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又稱電容率、誘電率(Permittivity)。是指每“單位體積”的物體,在每一單位之“電位梯度”下所能儲蓄“靜電能量”(Electrostatic Energy)的多少。當膠體的“透電率”越大(表示品質越不好),而兩通近之導線中有電流工作時,就愈難到達徹底絕緣的效果,換言之就越容易產生某種程度的漏電。故絕緣材料的介質常數在通常情況下要愈小愈好。水的介電常數是70,很少的水分,會引起顯著的變化。 |
功率因子(100Hz-10MHz) | GB/T 1693-2007 | 功率因子,也稱功率因數(PowerFactor),常用符號為入或F。在正弦電路中,功率因數等於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餘弦,因此,功率因數也常用cos表示。 |
應用溫度範圍 ℃ | GB/T 20028- 2005/JB/T7311-2008 | 在保證材料性能滿足正常使用條件下的溫度區間 |
耐燃性/阻燃性 | UL 94 | |
拉伸強度 MPa | GB/T 528-2009 | 可燃性UL94等級是應用最廣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標準。它用來評價材料在被點燃後熄滅的能力。 |
剪切強度 MPa | GB/T 528-2009 | 拉伸強度又稱均勻扯離強度、正拉強度,是指粘接受力破壞時,單位麵積所承受的拉伸力 |
衝擊強度 KJ/m2,25℃ | GB/T 3808-2002 | 剪切強度是指粘接件破壞時,單位粘接麵所能承受的剪切力 |
T型90°剝離強度 N/25mm | GB/T2791-1995 | 衝擊強度是膠黏劑在衝擊負荷作用下,產生破壞時單位麵積上所做的功 |
玻璃化轉變溫度Tg℃ | GB 11998-1989 | 剝離強度是在規定的剝離條件下,使粘接件分離時單位寬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是指固化物從(cong) 玻璃形態向無定形或高彈態或流態轉變(或相反的轉變)的較窄溫度範圍的近似中點,稱為(wei) 玻璃化溫度,通常以Tg表示,是耐熱性的一個(ge) 指標。特別是對於(yu) 環氧這類固化後比較堅硬的膠體(ti) ,在電子行業(ye) 中,一旦超過Tg點後,膠體(ti) 的電性能會(hui) 有所下降。 |
觸變指數 | 暫無 | 不同轉速下動力黏度比值表征結構膠粘劑觸變性能的觸變指數 |
垂直流掛性 | GB/T 9264-1988 | 在規定施塗條件、規定的底材和規定的環境條件下,垂直放置的樣板上的膠水產生流動的現象 |
吸水率 24h, 25℃ % | GB/T 8810-2005 | 指在一定溫度下把物質在水中浸泡一定時間所增加的重量百分率 |
折光率 25℃ | GB/T 6488-2008 | 折光率定義:n =c/c1,其中c表示在不同介質裏的光速。比如光在玻璃裏的速度是在真空中的0.5倍,那麽玻璃相對真空的折光率為2。物質的折光率因溫度或光線波長的不同而改變,透光物質的溫度升高,折光率變小;光線的波長越短,折光率越大。作為液體物質純度的標準,折光率比沸點更為可靠。利用折光率,可以鑒定未知化合物,也用於確定液體混合物的組成。 |
透光率 %(450nm @1mm)(800nm@1mm) | GB/T 2410-2008 | 透光率是一個物理詞匯,是表示光線透過介質的能力,是透過透明或半透明體的光通量與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假束平行單色光通過均勻、無散射的介質時,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過介質,還有一部分被介質表麵反射。透光率可以表示顯示設備等的透過光的效率,它直接影響到觸摸屏的視覺效果 |
顆粒度 | GB/T 13531.6-2018 | 粒度是指顆粒的大小。通常球體(ti) 顆粒的粒度用直徑表示,立方體(ti) 顆粒的粒度用邊長表示。對不規則的顆粒,可將與(yu) 該顆粒有相同行為(wei) 的某一球體(ti) 直徑作為(wei) 該顆粒的等效直徑。粒度的大小常用D50,D97,比表麵積等指標表示。 |
揮發份 24 hour s@200℃, | GB/T 6737-1997 | 樣品在規定條件下隔絕空氣加熱,樣品中的有機物質受熱分解出一部分分量較小的液態(此時為蒸汽狀態)和氣態產物,這些產物稱為揮發物。 |
油離度 24 hour s@200℃ | 暫無 | 油離度是指產品在200℃下保持24小時後矽油析出量,是評價產品耐熱性和定性的指標。 |
錐入度、針入度 1/mm | GB/T 531-2008 | 錐入度是衡量潤滑脂稠度及軟硬程度的指標,它是指在規定的負荷、時間溫度條件下標準圓錐體落入試樣的深度。其單位以0.1mm表示。錐入度值超大,表示潤滑脂越軟,反之就越硬。 |
固含量 % | GB18583-2008 | 固體含量一般采用烘幹法進行測定,測定膠粘劑的固體含量是使試樣在溫度下加熱一定時間後,以加熱後試樣質量與加熱前試樣質量的比值表示固體含量是膠粘劑中非揮發性物質的含量,以質量分數表示。固體含量是生粘接強 度的根本因素,也是膠粘劑的一項重要指標。測定固體含量可解膠粘劑的配方是否正確,性能是否可靠。 |
其他指標常識 | ||
內應力(Internal stress) | GB/T 7704-2008 | 是指在沒有外力存在下,膠體(材料)內部由於存在缺陷、溫度變化、溶劑用等原因所產生的應力。 |
耐化學性(Chemical resistance) | GB/T 11547-2008 | 是指耐酸、堿、鹽、溶劑和其他化學物質的能力 |
耐候性 (Weather ability) | GB/T 31881-2015 | 是指材料曝露在日光、冷熱、風雨等氣候條件下的耐受性。 |
老化(Aging) | GB/T 31881-2015 | 固化後膠體在加工、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於受到外界因素(熱、光、氧、射線、機械力和化學介質等)的作用,發生一係列物理或化學變化,使言子材料交聯變脆、裂解發粘、變色龜裂、粗糙起泡、表麵粉化、分層剝落性能逐漸變壞,以至喪失力學性能不能使用,這種變化的現象叫老化。 |
溫度衝擊 | GJB150.5-86 | 又稱高低溫交變試驗high-low temperature cycles test,使膠接試樣承規定的高、低溫周期交變後,檢測其性能變化的試驗 |
催化劑中毒 | 暫無 | 催化劑因與其它材料反應而失去反應活性 |
更對關(guan) 於(yu) 膠黏劑專(zhuan) 業(ye) 知識以及行業(ye) 應用方案,請持續關(guan) 注MK体育官网入口官網,或者谘詢在線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