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18121160382

膠黏百科

膠水百科_膠黏劑百科_膠粘劑常見問題
  聚氨酯灌封料的濕熱降解及對電容的影響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 /膠黏百科

聚氨酯灌封料的濕熱降解及對電容的影響

2024.10.14 16:45:01   Clicks

聚氨酯定義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指一種由重複的氨基甲酸酯(-NHCOO-)基團構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學結構使得聚氨酯具備良好的彈性、耐磨性及粘附性,因此被廣泛應用於(yu) 塗料、密封劑、泡沫材料等多個(ge) 領域。


PU造成電容器電容量衰減原因




在濕熱環境下,聚氨酯會(hui) 發生老化,導致電容器電容量的衰減。主要原因包括:

1、水解反應:聚氨酯在水分的作用下,尤其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會(hui) 發生水解,導致其性能下降。

2、熱降解:聚氨酯在高溫下會(hui) 發生熱降解,產(chan) 生異氰酸酯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進一步影響其電性能。


聚氨酯的水解、熱降解的反應機理

▶ PU的水解主要發生在酯基上

▶ PU的熱降解通常在氨基甲酸酯基上產(chan) 生


——PU水解

水解是指與(yu) 水發生反應而引起的降解

酯基水解生成羧酸和醇,而羧酸又作為(wei) 催化劑進一步促進酯基的水解,所以酯水解反應為(wei) 自催化反應

為(wei) 了改善聚酯型PU彈性體(ti) 的水解穩定性,聚碳化二亞(ya) 胺(PCD)水解穩定劑。PCD含有不飽和鍵和空間受阻的芳香族化合物,與(yu) 端羧基反應生成不穩定的中間體(ti) ,而後重排為(wei) 穩定且中性的N-酰基脲


——PU的熱降解

 PU的熱降解途徑主要有三種方式:

 1、隨機斷裂:聚氨酯鏈段斷裂生成伯胺,烯烴和CO。

 2、鏈端斷裂:聚氨酯中的氨基甲酸酯在高溫下解聚生成相應的異氰酸酯和醇。

 3、2次交聯再分解:原始聚氨酯分子鏈斷裂,產(chan) 生小分子鏈段,同時部分鏈段也可以發生2次交聯,形成次級聚合物。


提高PU耐濕熱的幾種途徑



一、提高聚氨酯膠的交聯密度


提高聚氨酯的交聯密度可以明顯降低高溫、高濕對聚氨酯膠力學性能的破壞,延長聚氨酯膠的使用壽命;三官能度多、增塑劑少的聚氨酯膠固化交聯密度大,可以阻止或緩解濕氣對聚氨酯分子的水解作用,反之,低交聯密度的聚氨酯分子更易受到水分子的侵蝕導致水解或溶脹。


二、添加聚碳化二亞胺(PCD)水解穩定劑


添加聚碳化二亞(ya) 胺(PCD)水解穩定劑,可以中和或抑製羧基與(yu) 水發生降解反應,提高PU的耐濕熱老化性能。


三、調整異氰酸酯的組成比例及異氰酸酯的指數


調整異氰酸酯的組成比例及異氰酸酯的指數。高TDI比例所製PU濕熱老化後變形較高,考慮到PAPI用量大會(hui) 使PU性能下降,因此采用部分的MDI取代TDI;異氰酸酯指數在1.00-1.05之間時,PU的濕熱老化性能最佳,指數過高或過低對PU的濕熱老化都不利。


四、添加適當的防黴劑、抗氧化劑


添加適當的防黴劑、抗氧化劑。加入酚類的抗氧化劑或受阻氨以抑製自由基氧化還原的進行;加入適當量的防黴劑可提高PU的耐濕熱性能。


五、引入或生成耐熱基團


引入或生成耐熱基團。可通過改變聚氨酯鏈段結構,引入芳環或者形成異氰脲酸酯等耐熱基團,可提高PU的熱穩定性。


六、選擇合適的交聯劑


交聯劑對濕熱老化的影響,可以從(cong) 交聯劑的種類和用量進行試驗.目前常用的交聯劑主要有胺類和醇類二種,交聯劑選擇得當,對耐濕熱老化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