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有機矽(silicone)?
1.無機矽(silica):二氧化矽。砂子,石英,玻璃等。
2. 有機矽(silicone):矽酮——矽珙——有機矽
![]() |
(1)主鏈矽-氧無機結構和側(ce) 鏈矽-碳有機結構的雜化體(ti)
(2)側(ce) 鏈有機基團可以變化,如甲基、乙基、丙基、苯基、含氟基團、長鏈基團等
1、有機矽的結構
![]() | ![]() | ![]() |
聚合物體(ti) 型結構 | 分子空間構型 | 原子間構型 |
2、結構決定性能
結構 | 特點 | 性能 | |
主鏈 | Si-O-Si | 鍵長大 | 分子鏈呈螺旋結構,非常柔軟,粘流活化能很小 |
鍵角大 | 矽氧烷鏈之間極性小,作用力小,表麵張力低 | ||
鍵能高 | 熱穩定性好 | ||
dπ-pπ和偶極矩相互補償(chang) | 高低溫下結構穩定 | ||
共價(jia) /離子鍵 | 反應性 | ||
側(ce) 鏈 | Si-CH3 | 鍵能較高,電負性差值低,極性較小 | 熱穩定性好,分子鏈間極性小 |
Si-Ph | 吸電子效應,對主鏈屏蔽作用,分子鏈間空間位阻加大 | 提高耐溫性,特別是耐低溫性 | |
Si-Vi | 高活性 | 高反應活性 | |
Si-H | |||
Si-CF | 分子間作用力極低 | 表麵能極低,活性低 | |
端基 | Si-OH | 高活性 | 高反應活性 |
Si-CH3 | 鍵能較高,電負性差值低,極性較小 | 非活性,熱穩定性好 |
3、性能決定用途
產(chan) 品 | 特點 | 電子電器 | 汽車交通 | 化工 | 紡織輕工 | 機械 | 建築 | 醫藥 | 化妝品 | 食品 |
矽油 | 非活性,粘流作用小,耐高溫,表麵能低 | ○ | ○ | ○ | ○ | ○ | △ | ○ | ○ | ○ |
矽脂/矽膏 | 非活性,耐高低溫,表麵能低 | ○ | ○ | ○ | ○ | ○ | △ | △ | ||
表麵活性劑 | 極性小,表麵能低 | ○ | ○ | ○ | ○ | △ | ||||
脫模劑 | 非活性,表麵能低 | △ | △ | ○ | ○ | |||||
液體(ti) 矽橡膠 | 反應性,耐高低溫,低粘度,粘彈性好 | ○ | ○ | ○ | ○ | △ | △ | |||
高溫矽橡膠 | 反應性,耐高低溫,粘彈性好 | ○ | ○ | ○ | △ | |||||
矽樹脂 | 體(ti) 型結構 | ○ | ○ | △ | ○ | |||||
矽烷偶聯劑 | 反應性,可水解性,偶聯作用 | △ | ○ | △ | ○ |
有機矽從哪裏來?
1、有機矽發展曆史
年代 | 代表人物及廠家 | 研究結果 | |
第一階段(創始階段) | 1824 | Berzelius | 以鉀還原氟矽酸鉀,發現矽元素,並合成四氯矽烷SiCl4 |
1863 | Fridel,Crafts | 合成第一種有機矽化合物四乙基矽烷Si(C2H5)4 | |
1885 | Polis | 合成了全芳基有機矽化合物 | |
1896 | Combes | 合成了矽醇鹽酸鹽 | |
第二階段(成長階段) | 1904-1939 | Kipping,Dilthey | 有機矽化合物的基礎研究 |
1916-1929 | Stock | 矽烷的研究 | |
1923-1937 | 多爾果夫,安德裏阿若夫 | 開始研究聚有機矽氧烷 |
2、有機矽合成過程---從砂子到有機矽
有機矽膠黏劑
1、什麽是膠黏劑?
膠黏劑是通過表麵接觸,能使兩(liang) 個(ge) 物體(ti) 表麵粘合在一起的物質。
PCB元器件固定 | 模塊case密封 | 灌 封 | 塗 覆 |
散熱器粘接 | 家電門體(ti) 視窗密封 | LED灌封 | 噴 塗 |
2、粘結有什麽優勢:
連結不同的材料 ★結合部位應立分布均勻 ★填充間隙 ★可以起到密封作用 ★保證元件的完整性 ★提供絕緣/導熱/導電等功能 ★可以自動化生產(chan) | ![]() |
3、膠黏劑是如何起到粘結作用的?
☆粘合力(AF):膠粘劑與(yu) 被粘接基材之間的結合力。
☆內(nei) 聚力(CF):膠粘劑分子間的作用力。
4、粘接效果的好壞與什麽有關?
![]() | ![]() | ![]() | ![]() |
界麵破壞(AF<CF) | 內(nei) 聚破壞(AF>CF) | 基材破壞(AF/CF>SF) | 混合破壞(%CF) |
5、影響黏結的因素
基材條件 | 工序條件 | |
基材(表麵能) | √ | |
表麵粗糙度 | √ | |
表麵汙染狀況 | √ | |
時間 | √ | |
溫度 | √ | |
濕度 | √ | |
受力 | √ | |
化學介質 | √ | |
粘度 | √ | |
體(ti) 積收縮 | √ |
6、膠黏劑的分類
7、有機矽膠黏劑主要組成及作用
組成 | 基礎作用 | 成分 | 配比% |
有機矽樹脂 | 基礎樹脂 | 107膠、乙烯基矽油 | 50-85 |
固化劑 | 交聯為(wei) 三維網狀結構 | 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含氫矽油等 | 0.5-5 |
催化劑 | 促進固化 | 鈦催化劑、鉑金催化劑 | 0.1-1 |
偶聯劑 | 增加對基材粘接 | 矽烷偶聯劑 | 0.1-5 |
增塑劑 | 調整膠料狀態 | 甲基矽油 | 0-15 |
功能性填料 | 導熱、導電、補強、耐熱、阻燃性等 | 氧化鋁、碳納米管、納米二氧化矽、納米碳酸鈣、納米稀土金屬氧化物 | 0-45 |
色粉 | 提供膠料不同顏色 | 鈦白粉、炭黑、鐵紅等 | 0-10 |
穩定劑 | 提高膠料儲(chu) 存穩定性 | VTMO,MCN, | 0-5 |
8、有機矽膠黏劑的分類
9、單/雙組份縮合型有機矽膠黏劑
RTV-1 | RTV-2 | |
固化方式 | 濕氣固化(由表及裏) | 濕氣固化(整體(ti) 固化) |
包裝形式 | 單管包裝 | 雙管包裝(1:1,2:1,4:1,10:1) |
固化厚度 | <10mm | 可深層固化 |
表幹時間 | 可調 | 可調 |
操作時間 | 無 | 可調 |
使用方式 | 直接施膠 | A/B混合後施膠 |
粘接性 | 優(you) | 一般 |
伸長率 | 高/低可調 | 較低 |
耐熱性 | 好 | 一般 |
(1)RTV-1脫醇型有機矽粘接密封膠---SIPC 1826
![]() | ![]() |
![]() | ![]() |
檢測項目 | 單位 | 檢測方法 | 典型值 | |
固化前 | ||||
外觀 | 顏色 | --- | 色卡(RAL K7) | 黑色(9005墨黑) |
狀態 | --- | 目測 | 細膩膏體(ti) | |
指觸表幹時間 | min | GB/T13477.5-2002 | 24 | |
擠出率① | g/15s | GB/T 13477.4-2002 | 76 | |
密度 | g/cm3 | GB/T 15223-1994 | 1.34 | |
固化後【固化條件(23±2)℃*(50±5)RH%*7d】 | ||||
邵氏硬度 | Shore A | GB/T 531-2008 | 42 | |
拉伸強度 | MPa | GB/T 528-2009 | 2.4 | |
斷裂伸長率 | % | GB/T 528-2009 | 450 | |
體(ti) 積電阻率 | Ω·cm | GB/T 1692-2008 | 1.2×1014 | |
說明: ①:氣動壓力:0.4MPa,擠出孔徑0.32mm。 |
RTV-1縮合型固化方式------濕氣固化,由表及裏
RTV-1縮合型有機矽膠固化影響因素 |
1. 接觸空氣中的水汽固化(固化環境濕度); |
2. 空氣中水汽往膠內(nei) 部的滲透速度(環境溫度,表幹時間,交聯密度等); |
3. 交聯劑水解速度(單組份膠類型決(jue) 定); |
4. 縮合出的小分子揮發速度; |
5. 固化深度(正常2-2.5mm/24h,6-8mm/7d,內(nei) 部固化越來越難,時間越來越長)。 |
(2)RTV-2脫醇型有機矽粘接密封膠---Besil 322
![]() | ![]() |
![]() | ![]() |
檢測項目 | 單位 | 檢測方法 | 典型值 | |
固化前 | ||||
外觀 | 顏色 | --- | 色卡(RAL K7) | 黑色(9005墨黑) |
狀態 | --- | 目測 | 細膩膏體(ti) | |
指觸表幹時間 | min | GB/T13477.5-2002 | 4 | |
初固時間① | min | --- | 25 | |
擠出率② | g/15s | GB/T 13477.4-2002 | 56 | |
密度 | g/cm3 | GB/T 15223-1994 | 1.33 | |
固化後【固化條件(23±2)℃*(50±5)RH%*7d】 | ||||
邵氏硬度 | Shore A | GB/T 531-2008 | 42 | |
拉伸強度 | MPa | GB/T 528-2009 | 2.2 | |
斷裂伸長率 | % | GB/T 528-2009 | 160 | |
體(ti) 積電阻率 | Ω·cm | GB/T 1692-2008 | 1.0×1014 | |
說明: ①:初固時間為(wei) 膠料凝膠時間; ②:氣動壓力:0.4MPa,擠出孔徑0.32mm。 |
RTV-2有機矽膠黏劑---包裝及混合施膠方式
![]() | ![]() |
(3)加成型有機矽粘接密封膠---Besil 9446B
![]() | ![]() |
![]() | ![]() |
檢測項目 | 單位 | 檢測方法 | 典型值 | |
固化前 | ||||
外觀 | 顏色 | --- | 色卡(RAL K7) | 黑色(9005墨黑) |
狀態 | --- | 目測 | 細膩半流淌 | |
粘度 | Pa﹒s | GB/T 10247-2008 | 1150 | |
擠出率① | g/15s | GB/T 13477.4-2002 | 56 | |
密度 | g/cm3 | GB/T 15223-1994 | 1.03 | |
固化後【固化條件(130±5)℃*(30±5)min】 | ||||
邵氏硬度 | Shore A | GB/T 531-2008 | 28 | |
拉伸強度 | MPa | GB/T 528-2009 | 2.8 | |
斷裂伸長率 | % | GB/T 528-2009 | 260 | |
體(ti) 積電阻率 | Ω·cm | GB/T 1692-2008 | 1.0×1015 | |
說明: ① 氣動壓力:0.4MPa,擠出孔徑0.32mm。 |
10、縮合型與加成型性能對比
縮合型 | 加成型 | |
氣味 | 有 | 無 |
固化方式 | 常溫固化 | 常溫或高溫固化 |
反應產(chan) 物 | 有小分子產(chan) 生 | 無小分子產(chan) 生 |
濕氣影響 | 有 | 無 |
機械性能 | 低 | 高 |
粘接性 | 優(you) | 差 |
電性能 | 硫化初期下降,之後恢複 | 優(you) |
耐熱性 | 優(you) | |
收縮率 | <0.03% | <0.01% |
水解穩定性 | 一般 | 優(you) |
催化體(ti) 係 | Sn/Ti | Pt |
催化劑中毒性 | 無中毒現象 | N/S/P,Sn/Pb/Hg/As等易中毒 |
環保等級 | 工業(ye) 級 | 食品級 |
價(jia) 格 | 便宜 | 貴 |